第0345章 大明的末日狂欢(2 / 2)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3055 字 2022-01-24

俊)在读到靖难之役的时候,心里总是感觉很奇怪,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坐拥天下,兵马钱粮,却在最后败给了一藩之地的燕王。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后世的人们分析了不少,当然各自也有各自的道理,有着众所周知的建文朝廷的昏招,比如撤藩太过着急,一月内连动三王,让其他的藩王岌岌可危,内心胶着,生怕朝廷就会弄到自己头上。

还比如在战争时期,关键时刻临阵换将,这里面最大的就是让饭桶李璟隆换掉了耿炳文,还有就是齐眉山前线,调走徐辉祖,一下子把最后的优势拱手让给了朱棣,当然还有一些内鬼,比如徐家三少徐增寿什么的。

总之这些原因有很多,说大也不大,但也不能忽视,但是当这些原因全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也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建文失国,朝臣惨遭杀戮。

中愈那时候就很奇怪,那些朱明藩王,地方守将都去干嘛了,古代不是讲究忠君嘛,那这些人就算是藩王,那也是朱家天子的臣子,为何没有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他们应该气的作用。

不说那些只有王府三卫,或者说还没有就藩的藩王,只说晋藩,这位在山西太原的藩王。

朱棡,洪武三年四月封晋王,十一年就藩山西太原府。朱棡文学宋濂(《元史》总编),书学杜环(明初书法家),善骑射,有谋略。因病薨于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谥号“恭”,后人称“晋恭王”,长子朱济熺袭位晋王。

也这位拥兵十万的藩王,在靖难一战中,似乎失去了踪影,史书上这一段日子,对于山西的小晋王是没有提到的,他做了什么,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记载。

要知道,那是十万边兵,那个兵权是在晋王手中的,边兵,那是出过边塞,进入大漠打过仗的兵马,不是这些养在国中的卫所兵可以相比的,所以,这一支兵马,按理说,不管是燕王,还是朝廷,都应该极力争取的,但是,却没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