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章 厨神(一)(1 / 2)

锦绣绒华 贰柒柒柒 2169 字 2020-10-22

“这些都是宝贝!”吴勉面露心疼之色,其中一本书原本已破损,因徐淮秀翻动裂得更大了。

“公子准备学医?”徐淮秀瞪着大眼睛问。

“非也。就我这年纪,想学医也来不及了。”吴勉将那本书拿起,取过一张宣纸,细细的包好。

“那买来作甚?”徐淮秀不解。

“买来翻阅、收藏。”吴勉不抬头的答道,“日后有机会也可以刻印,传播出去。”

“刻印?”徐淮秀更好奇。

“是的,”吴勉笑了笑,问徐淮秀,“你说,对世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性命。”淮秀立刻答道。

“对了,性命。没了性命,一切都是虚空。人人都想长寿,亦想自己的亲人长寿。”吴勉自己和汪岐兰都是双亲皆失之人,最能体会亲人离世之苦。“人人都怕生病,生病都怕遇着庸医。但名医少之又少,且医者为牟利,将自家的方技捂得死死的。而最能福泽世人的医书,却多存谬误,贻害众人。这几本书皆出自悬壶济世、正统名医之手,可惜传世不多。难得遇见当然要珍藏。若以后能付之于梓,实为功德。”

淮秀也爱书,但书贵,多蹭吴勉的书看。吴勉的书由于均是汪家出资,平日节俭,从不大手大脚的买书,买的事必需的诗书子集,其余的能借则借,但近日一反常态,肯下重金收书了。汪岐兰交给他们的丰厚盘缠,大部分换成了书。

淮秀跟着沾了光,高兴之余,总觉得有些不妥,“这样大笔的花钱,小姐会不会不悦?”

“小孩子想得倒挺多,我毫不客气的花汪家的钱,小姐只会高兴。”吴勉拍了拍淮秀的脑袋,笑道,“况且,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钱花的值。”

“喔。”淮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在无人看见的深夜里,吴勉望着那一箱书出神。

刻书,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

兰娘说若他哪天无无意于仕途,愿意助他实现刻书之愿。

可是,仕途岂能说放弃就放弃。

汪家多年对他的资助,就换来他一个任性的梦想?

他要怎样做才能最好的回报兰娘?

应是努力为官,往上攀爬,以求有一日能张开羽翼,为兰娘遮风避雨。

是这样吗?

……

扬州。

袁子尘买下园子,大肆改造,并且要在园中开酒楼和雅轩的消息已在扬州城传开。

因原主人姓梅,袁子尘,思及“须弥就是世界之大,一枚芥子即可包容大千世界”,将其园称为“枚园”。

袁子尘购园后,随原园风貌丰杀繁瘠,就势取景。入园处为柴扉、短篱,过修竹、绿荫,经小径曲折,至一汪清澈湖水,内种荷花田田。湖畔有高楼在建,落成后可瞰全园风光,即为酒楼所在……沿湖侧一弯曲水溯流而上,有几处小轩零散分布,以木栈相连,芦苇、菖蒲、睡莲畔依小轩,即为雅轩所在……北折入藤架长廊,循廊建房,将原有的假山纳入庭园,设置三处方丈大镜,晶莹澄澈,庭中花鸟树石,均写影镜中,别有天地……有袁子尘友朋之辈进入园中,均惊喜赞叹。园尚未落成,已有一首袁子尘的《杂兴诗》传出:“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一副悠游之情跃然纸上,闻之者神往。

十月中旬,袁子尘在柴扉两侧门联上题写了两句诗:“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并宣布枚园落成之后,将不设围墙,任四方游人自由往来,共赏四时美景。同时宣布湖畔酒楼和流水雅轩拟面向大众各招募一名主厨。此消息一出,全扬州城的厨子均心动不已。要知道《袁氏食单》名动天下,若被聘了主厨,岂不是极大的彰显了江湖地位。一时间,扬州城众酒楼的名厨们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