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魏、吴外交战!(上)(2 / 4)

大魏能臣 黑男爵 7483 字 2019-11-10

因为萧逸坚信一条:狼就是狼,狗就是狗,二者永远不能混为一谈,在狼的血液里面,天生没有被驯服的基因!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大朝会开始了,今天有大事发生……

“启禀陛下,江东使者赵咨持国书前来,正在宫门外等候!”

“哦,碧眼儿终于派人来了,宣上大殿来吧!”

“遵旨!”

“陛下有旨,宣江东使者赵咨觐见……赵咨觐见!”

外交永远是国家大事之一,故而曹丕称帝之后,立刻派使者前往巴蜀、江东,正式的通告这一消息,并劝说刘备、孙权认清时势,早一点纳土归降,朕必厚待尔等,不失荣华富贵!

当然了,刘、孙各自辖地上千里,兵马几十万,不可能三言两语之间,就乖乖的俯首称臣,曹丕派使者的目的,在于试探两家的反应。

曹丕与心腹重臣们商议过,大概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刘、孙俯首称臣,承认曹魏宗主国的地位,并派人年年进贡,亦如春秋时期,诸侯国尊敬周天子一般,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二是刘、孙不肯称臣,也不敢与曹魏为敌,维持三足鼎立的局势,大家各过各的小日子,这种情况不算好,可也还能够接受!

三是刘、孙挑起为汉室复仇的大旗,再联合起来出兵北伐,与曹魏决一死战,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曹魏取代汉室之后,中原人心尚未安稳,很多事情也没有理顺,此时与巴蜀、江东两大集团同时开战,决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更加没有获胜的把握!

当然了,真要是以死相拼,曹魏凭着雄厚的实力,也不怕巴蜀、江东两家什么,不过能不打最好是不打,这就需要外交斡旋了。

孙权城府极深,如今派使者来许昌城,十之是试探虚实的,再决定是否出兵北伐,或者捞取一些好处!

而对曹魏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能用外交手段,让江东集团臣服的话,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了,只要江东不出兵,巴蜀孤掌难鸣,也就闹腾不起来了。

问题是,江东使者赵咨,字德度,荆州南阳郡人氏,素以‘博闻多识,善于辩论’著称,其口才不在天下第一喷子弥衡之下,与这般人物打交道,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哒!哒!哒!”

“吴王使者,参见大魏国主,并代我王问候平安!”

清脆的脚步声中,江东使者赵咨走进了大殿,高冠额带,锦袍加身,气度极为不凡,左手持一份国书,右手握一根节仗,长有八尺,上刻龙纹,还缀有三束白牦牛尾巴!

按照规矩,皇帝、诸侯王都可以派遣使者,其手中必持一根节杖,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不同的是:天子节仗长八尺,刻龙纹,缀三束白牦牛尾,持之出使天下,犹如御驾亲临,有权斩杀封疆大吏、军中大将!

诸侯王节仗,长六尺,刻蟒纹,仅缀两束黑牦牛尾巴,只在自己封国之内,有处置两千石以下官员的权力,离开封国就只剩下通关之用了。

赵咨身为吴王使者,却公然手持天子节仗,由此可以看出,孙权不甘于人下,也有登基称帝的野心啊,或许人家在健康城的宫殿里,已经偷偷的自称为朕了!

“使者见君,为何不跪,莫非江东人物皆不识礼数吗?”

“呵呵,江东军民,皆乃汉臣,没有向别家国主下跪的规矩!”

“汉室已亡矣,我家陛下君临天下,四海之内、莫非魏土,率土之滨、莫非魏臣,汝安有不跪之礼?”

“江东、荆州、交州、巴蜀皆树大汉旗帜,军民亦誓做大汉忠臣,谁敢说大汉亡矣?”

“这个……”

赵咨上殿之后,只是躬身行礼,并不屈膝跪拜,且称‘国主’,不称‘陛下’,顿时引起了大魏群臣的不满,几名文官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