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欲取巴蜀,先克汉中(八)(2 / 3)

大魏能臣 黑男爵 6720 字 2019-11-10

“无量天尊,无愁子道友有心了,日后若有机会,愿与汝盘膝而坐、品茶论道,探讨天地玄黄之妙,宇宙洪荒之理!

互为道友,印证修真,或许能共成大道,携手羽化成仙,从此不受肉身束缚,元婴傲游四海,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一般上位者互至书信,都先列出自己的官职、爵位,比如大司马大司农无愁县侯……至书某位大人之前!

萧逸却一反常态的,只字不提官职爵位,而是搬出了道家法号,这让张鲁颇为满意,心中好感直线上升,还向着北方稽首行礼!

道教是华夏本土宗教,继承了古代原始宗教的血脉,讲究敬天祭祖、天神崇拜,到了春秋战国之时,正式形成了黄老道家,并确立了‘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东汉末年以来,又演化出了太平道、天师道,以及无数的分支,可惜前者野心太大了,竟想要推翻大汉朝廷,结果被武力镇压了,张角三兄弟尽皆身亡,道统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太平道覆灭之后,张鲁以道家唯一正统自居,一心想着传播、光大天师教,建立个的政权,可惜自己的能力有限,别说整个天下了,一个巴蜀都拿不下来!

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佛门势力疾速膨胀,招收了无数的信徒,严重威胁到了道家生存空间,张鲁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偏偏又无计可施,几次与佛门势力发生冲突,还都落到了下风呢!

三年之前,萧逸设下妙计,狠狠的打击了佛门势力,拆毁寺庙数百座,强迫僧尼还俗数万人,没收寺产不计其数,中原各地几不闻梵唱之声……

灭佛事件之后,天下道家无不欢欣鼓舞,对萧逸更是推崇备至,称之为‘道家第一人,道家护卫者’,更传说他是北斗贪狼天尊转世,是太上老君的嫡传弟子!

灭佛的消息传到汉中,张鲁也破了禁酒令,大摆宴席三天三夜,与各部祭酒、大祭酒隆重庆祝,并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自己能力不足,就该让位于有德之人,只要能够光大道家,谁做天师不一样呢?’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

萧逸平常写奏折、书信,很少有超过三百字的,都是直奔主题、简单明了,外人说他是贵人言少,务于精纯,只有少数心腹人明白,大司马有个习惯懒惰!

懒的写书信,懒的上朝堂,懒的处理琐碎政务,甚至是懒的做皇帝……做个无忧无虑的道士,才是萧某人的初心!

这次却是例外了,萧逸洋洋洒洒的、足足写了七八千字,先从盘古开天地起,扯了漫天神灵,吹了三皇五帝,还写了一大段道家伏妖降魔之事……

看的张鲁大呼过瘾,认为找到了人生知己,可惜故事没有写完,让人心痒难耐的,想知道后面如何了,狐狸精、雉鸡精、玉石琵琶精、道家三昧真火……

不过书信的最后,萧逸以最诚恳的口吻,劝说张鲁以大局为重,主动归顺朝廷,让汉中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并开列了三项条件:

其一,任命张鲁为太仆,位列九卿之一,加封安乐乡侯、食邑两万户,二弟、七子皆封为都乡侯,各领食邑一千户,张家的私产妥善保护,朝廷另赏赐金银、田宅、奴仆若干!

其二,汉中集团的大祭酒、祭酒们,有意为朝廷效力的,可以前往许昌城为官,按才能高低予以录用,不愿为官者可以返乡,朝廷赐予土地、奴仆,妥善的安置起来!

其三,曹军进入汉中之后,不杀一人、不抢一物,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而且免除赋税、徭役三年,之后攻打巴蜀之时,也不在汉中征调兵员!

这是萧逸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