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招贤纳士,羽翼渐丰(一)(2 / 3)

大魏能臣 黑男爵 5136 字 2019-11-10

“恭祝三公子一帆风顺,早日功成名就!”

“多谢乡亲们相送,待我完成大事之后,一定回卧龙岗隐居,再与诸位躬耕田亩!”

……………………

诸葛兄弟隐居多年,与邻里关系非常好,得知三公子也要出山了,附近的百姓纷纷来送行,还有自酿的美酒、采摘的野果礼物虽轻,情谊却重!

诸葛钧不是贪财之人,把那些黄金、珍贵、丝绸……都分给卧龙岗的乡亲们了,嘱咐他们帮助打扫、维护一下茅庐,还有十几亩山田不要荒芜了。

诸葛兄弟曾经立志:学习韬略、辅佐明主,平定乱世、造福万民,待到功成名就之后,都还回到卧龙岗中,一起耕田读书度日……可惜三位兄弟,一个也没有回来!

萧逸则锦上添花,以大司马的身份宣布,卧龙岗周围五十里的村庄,一律不必缴纳税赋了,也不必再服劳役,可以安享太平日子,百姓们感恩戴德、纷纷跪地叩拜行礼!

“长水贤弟收拾行囊,这是要到哪里去,莫非出仕为官吗?”

“原来是州平兄、广元兄、公威兄,小弟受大司马之请,准备出仕朝廷、造福黎民百姓,正想与几位兄长告辞,没想不期而遇了!”

“大司马……鬼面萧郎,祝贤弟一路顺风,愚兄几个先告退了!”

“几位请留步,在下萧逸嘿嘿!”

……………………

一行人正要离开呢,没想山外来了三个人,都是三十出头年纪,穿着狐狸皮大氅,手中还提着酒菜呢,一个气宇轩昂、一个清奇古貌、一个白面长须!

诸葛钧上前行礼,态度极为的热情,三人皆是诸葛亮的好友:崔钧、石韬、孟健,年纪又比较大,故而诸葛钧以兄侍之!

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人,故太尉崔烈之子,自幼喜欢结交豪杰,曾经随袁绍在渤海郡起兵,一起讨伐乱国的董卓,后见袁绍难当大任,于是弃官不做、云游四海,成为了诸葛亮好友之一!

石韬,字广元,豫州颍川人,自幼聪明伶俐,却不喜欢文武之道,而是研究一些天文地理、水利工程,与诸葛钧倒是志同道合,经常一起讨论问题!

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喜欢云游四海、结交朋友,后来到了荆州南阳郡,认识了诸葛亮几个人,而且在几个朋友中,他是唯一文武双全的!

三人与诸葛亮是好友,经常来茅庐中聚会,一起饮酒作乐、畅谈天下大事,后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三人还是常来草庐探望,像兄长一样照顾诸葛钧,顺便一起探讨学问。

这几天寒风凛冽,将有大雪降临了,三人携带了酒菜、准备来茅庐中畅饮,没想到诸葛钧要出仕了,更没想到邀请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鬼面萧郎!

路上遇到‘饿狼’,必然没好结果,三人都是智谋之士,预感到情况不好,转身就想逃之夭夭,却被萧逸一把拦住了,脸上露出饿狼般的笑容……

“原来是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位名士,本大司马在中原之时,就听过几位的大名了,没想到山中偶遇,莫非是天意如此?

三位先生满腹经纶,皆是济世救民的大才,空老荒野实在可惜了,不如随本大司马一起出山,高居庙堂为国出力,即能荣华富贵、又能建功立业,如此岂不美哉?”

萧逸前来卧龙岗,本想请诸葛钧出山,顺便参观一下卧龙故居,没想瞄准一个兔子,来了一群的兔子,真是天公作美呀!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崔钧、石韬、孟建与诸葛亮为好友,还经常一起探讨学问,那他们几个的本领吗,就算比不上卧龙、凤雏,也相差不会太远了,都是第一流的人才!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聚拢人才,而且是多多益善呢,如今三位大才就在眼前,萧逸岂能错过呢,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