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一十三章 一家之言嘛(1 / 2)

一顿饭吃完,该告辞的告辞该拍戏的拍戏。下午没关荫的戏,这就给小姑娘很多采访时间机会。“本来下午打算去学习的,老戏骨的功力太强,不提前学习拍摄的时候难跟上的。”关荫道。他这句话就连花田樱月家的途游塔都不相信。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啥境界?老欺负人很欠打的懂?“实际上我的能力太高估了,进国家队甲级阵容太勉强,用一些明星的粉丝给他们家爱豆的评价,我偶尔能爆发式演技一次吧,但这些老戏骨那是春风化细雨,功力达到化境,向人家学习,人家愿意教就已经很荣幸了,这么好的机会不是谁都能有的。”关荫跟小姑娘介绍,“我记着倭国一些演员好像不愿意教新人吧?倒是在这边拍戏看着挺拘束。”你比如说那个八格牙路啊?“不了解。”关荫甩了一下袖子,一些观众顿时感觉到眼前一亮,他这是化用戏曲里的甩袖动作加强影视人物的性格呢吧?“这个动作很帅啊。”小姑娘叫好。“这几天拍的戏是汉武大帝年轻那会,所以骄横得锋芒毕露,到后面中老年就不用太多这种大幅度的动作展现人物性格,演员这个行当其实应该算是另一种形式画家,描摹刻画的是一个人物的形象吧。”关荫跟小姑娘面对着坐下,泡一壶茶聊,“汉武帝这个角色年轻时候,我自己的理解是跋扈嚣张,目空一切,但又微笑谨慎,毕竟从窦太后的阴影中走过来的。到后面又有王太后掣肘,所以他的性格应该是一步一步展开,而不是一上来就意气奋发,但我又没有见过这位皇帝,所以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那些比较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的戏,戏曲中,营养很充沛,研究一点对一个演员有点好处的。”“时间怎么安排?”小姑娘问道。关荫想了一下才说:“混的时间少一点学的时间多一点就好。”那……“其实现在世界各国对明星,尤其是影视明星这个行当推得过了,他们没什么太多需要应酬的,至少没有电视里看到的那么多,更多的还是不务正业,你吃这碗饭,不着手训练基本功不研究时代背景,更不下决心从各种途径寻找表现人物特点性格的技能,光在照相机前面张牙舞爪恨不得全球都围着你转,那你算什么演员?充其量一个注定很快被淘汰的明星,甚至连彗星都算不上的玩意儿,你表现的那么人儿干嘛?”关荫道。这话很得罪人。可他不在乎得罪了什么人。反正都是打不过他的人。“但是也有比较好的啊。”小姑娘提了一部大剧。在倭国最近特别火的一部电视剧,叫《嗨,亲爱的翻译官》。这部剧火就火在中倭合拍和大量使用两国演员的噱头上。当然,演员和剧本还都可以。尤其编剧是个很不错的高手。只不过,关荫对这部剧评价整体只及格。“你在帝国生活应该知道《亲爱的》在帝国有多可怜,实际上这个的确不符合这部剧的地位,应该说这是一部还可以的作品,但你们对这部剧看的有点高了,甚至加入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应该说,这是一部被阉割的影片。”关荫道。小姑娘不服的辩解道:“可这是正符合我们商业翻译和官方翻译的现状的好作品哦。”“不是,编剧和导演联手阉割了这部影片,从根本上说是那边的财团阉割了这部好影片,它本身要反应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关荫道,“首先,所谓真正的反应你们的情况的噱头,应该是财团炒作起来,媒体忽略了背后的剧情的作品。说这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不爱听也可以,我不勉强别人。只不过,让我看这部影片的确够不上优秀,如果把整个剧本拿出来或许更好一点儿,可惜从倭国财团到体系,都不会允许这部影片真正的意图去实现,甚至哪怕教育一部分人去看下远景都不准。”他进一步分析:“首先,这部影片对翻译这个行业捧得过高了,一开局就是帝倭两国的商业谈判,前辈翻译官出了巨大的力气,我不否认翻译官的作用,但如果把单纯的翻译官放在决定一场百亿级别商业谈判的最高点,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观众需要看到孤胆英雄,但不会接受一个虚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