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六章 内务(一)(1 / 3)

在一周之后,华东政府收到了顾拜旦的一篇长文回复,仅是电报就发了8个多小时,而译成中文接近万字,也显示了顾拜旦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在文中,顾拜旦首先对华东政府希望参加第5届奥运会表示了支持和感谢,然后表达自己对中国的尊重,并用了很长的篇幅,表达了对中华历史文明的盛赞和向往,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参加奥运会,将使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自己和奥林匹克委员会都期望看到华东政府在第5届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而对华东政府提出的问题,顾拜旦则认为,困难虽顾拜旦的一篇长文回复,多,但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都是可以有办法解决的。在最后顾拜旦表示,自己将计划在今年56月之间,访问青岛,和华东政府当面协商参加奥运会的细节问题。

应该说顾拜旦的这篇长文回复,显示出了相当大的诚意,因此华东政府也认为,可以着手进行迎接顾拜旦访问的准备工作,并且先制定好如果参加第5届奥运会的计划安排,反正只是做计划暂时不实施,也花不了多少功夫,一切都等顾拜旦来了之后再说。

不过现在离顾拜旦的到访,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华东政府也不可能为了奥运会中断其他的事情,因此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这一年华东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消化这两年占领的地区。总体来看,北京地区、山西由被华东政府占据的时间较早,而且华东政府也花了大力气管理,因此到现在基本稳定下来,并且大部份地区己经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而陕西地区由于是西北军区的司令部所在地,在强大的军队威慑下,华东政府不仅顺利建立地方行政系统,同时也展开了土地改革,也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但甘肃和青海的情况就十分复杂了,一方面这两个地区的地域广阔,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而且人口的民族成份复杂,地方势力更是盘根错节,在清廷统治的时期,就曾多次发生叛乱,虽然两地的清廷官员基本都像华东政府投降,包括像七世章嘉活佛这样的宗教人士,也都投靠了华东政府,但在甘肃、青海仍然有许多地方势力没有向华东政府表示臣服,而是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而在收取了甘肃、青海之后,华东政府一方面建立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一方面布置军事据点,因此暂时也没有动这些地方势力,以免节外生枝。双方到是暂时相安无事,华东政府占据了城市及周边地区,而地方势力则盘据在城市以外的乡村或山区。

不过这种平衡局面终究是暂时的,华东政府绝不会允许在自己的统制区域内还会有其他的势力存在,因此在控制了甘肃、青海的城市,并且布置好了军事据点之后,自然要向乡村或山区发展,和地方势力的矛盾也自然就会激化,争斗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根据情报部门的报告,有一些地方势力己经和沙俄有所勾结,打算合力对抗华东政府,那么也就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甘肃、青海的地方势力是在近代以来,清廷势微,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下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以家族为主要骨干,并由其亲戚、同乡、同民族、同宗教的人士凝聚而成。而且由于清廷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力度下降,对这些地方势力的倚重加强,因此对他们扩充势力的行为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这就更助长了地方势力的气焰,有的甚致公然不将清廷的地方官员看在眼里。

现在西北地区的地方势力主要有三股,为首的人物都姓马,又都是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乡人。主要分为马占鳌、马千龄、马海宴三个集团。旧时空著名的西北三马军阀集团,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都是他们的后人。

不过这个时候,三马集团的第一代首领都己经过世或退隐,当权主事的是他们的儿子。分别是马安良、马福祥、马麒三人。其中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