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船厂故事(二)(2 / 3)

帝国重器 周硕 4695 字 2020-09-11

么,反而就是要去做什么。

要不怎么说,中国前三十年培养起来的工人队伍,是改革开放最大的资本呢?这所谓的产业工人,也不能说是把农民赶进工厂就能算数的。没有这些成形的工人队伍,改革开放国际资本又凭什么让你中国承担这么多的国际分工?

要说人多、人力资源丰富,印度比中国条件还好。但是一家工厂如果三天两头出安全生产事故,人力成本再怎么低,也架不住停工、赔偿,甚至是爆炸造成的损失。

古利克这些普通工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了。他们对于要做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只要把任务分配下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就像是军队演习,除了没有预案的对抗性演习以外,那些被戏称为“演戏”的有预案演习,同样是不可或缺。这些“演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战争真正发生的时候,军队中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工作。

古利克这些工人,已经有过的组装航空母舰的工作经验,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了。

他们的工作刚刚开了个头,人手稍显不足的时候,就听到场地旁的公路上传来了一阵刹车声。一支由两辆轿车和一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忽然在古利克等人作业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车队刚刚停稳,车上的人便开始往下下饺子。前面两辆轿车上,前座下来的是两个陌生的保镖,后座下来的则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和总师瓦列里。后面轿车上,下来的除了司机保镖,竟然还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和一个亚洲人。

而车队最后那辆卡车上,则呼啦啦的跳下来了一群喊着口令的亚洲人。他们从车上跳下来之后便开始列队,整整齐齐的在车旁悄无声息的站了两个横队。

“大家停一下,都把手上的工作先停一停!”

“是马卡洛夫厂长!”

古利克的班组上有眼尖的人,立刻就认出了从车上下来的人,连忙大声的喊了起来。

“马卡洛夫厂长!厂长同志!马卡洛夫老爹,我们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是啊,厂里再不发工资,我们家里可是要饿死人了!”

“我和列娜的孩子饿的直哭,请厂里救救我们吧!”

“同志们静一静,有话慢慢说!”

马卡洛夫用手压了压,古利克作为班组长跟着开始整理纪律,很快乱七八糟的说话声就小了下去。不过片刻时间,古利克班组的工人,便安静的在马卡洛夫周围围成了一个半圆。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马卡洛夫有些惭愧,叹了口气道:“船厂的工资发不出来,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工作没有做好,责任非常大。”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到今天的情况,确实和决策有很大的问题。若非是轻信了挪威的造船合同和废钢铁回收合同,厂里的资金链也不会断,坚持一下说不定乌克兰政府可能会尝试对其进行抢救——当然,这事实上恐怕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船厂目前这么严重的困境,确实和拆除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这里,马卡洛夫强打起精神来,露出笑容说道:“不过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已经正式被neart集团全资收购!这也就是说,船厂不仅有大笔资金可以开展业务,而且集团承诺将会补发过去四个月船厂对工人拖欠的所有工资!”

“这是真的?”

“四个月!四个月的工资!”

工人们发出一阵激动的询问,倒是对造船厂改换了性质而毫无意见。只要能吃得上饭,给谁干活不是干呢?

何况新东家不仅会给工人开工资,而且还认了之前四个月的欠薪,这在苏联解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