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资(2 / 5)

帝国重器 周硕 9302 字 2022-01-07

想着有一天能想陈桂林一样来一次胜利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哪怕不求能卖出三百万,就是三十万美元放在一般的企业也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啦!

没林自打出了名以后,外面的乡镇企业老板们请他做私活的价格,都已经涨到一小时两百块了吗?当别人一个月赚两百块的时候,人家已经是赚“时薪”的金领了。

好些乡镇企业的厂长,不,是整个厂子的收入,恐怕都没有陈桂林一个人多。通过这件事,技术的价值,早了十几年在盛京人的心里扎下了根。

能够长出什么样的大树和果实,就很值得人们拭目以待了。

而新科在这批百亿美元的大投资下,能催生出多少“陈桂林”,能让对技术的崇拜深入多少人心,实在是比这些项目本身更让人期待的结果。

林宗棠作为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本身就对这笔投资有着强烈的期待,还有什么比目睹着这些期待变成现实更让他满意的?

如果有,那就是更多的期待变成现实吧。

眼宗棠笑容满面的坐了主位,何仁明和莫高文两人也一脸自豪的坐到了他的下首。在他们的对面,颜永年旁边坐的则是中铁建投这次的投资负责人楚江。

“楚科长,你盛重的技术底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能拿下三万五千吨级的水压机,相信能够填补国内很大一块空白吧?”

林宗棠有些期待的江,作为中铁建投投资部的融资经理,楚江的大名随着中铁建投投资的一步步放出,可以说间接的在中国工业界拥有了不小的名声。

这个曾经在中建香江有过不短工作经历,还曾经在日本和美国做过短暂进修,毕业于中财大学的高材生本来是中银内部真正的未来精英。

虽说当初中铁建投成立的时候,国内确实是声称要调集精兵强将来支援的。但如今已经是八十年代,不再是那个国家一声令下,支援三线建设就能把自己当家台柱拿出去的时候。

虽说不会拿些歪瓜裂枣的给中铁建投对付事儿,可真正的精英也不至于就那么无私的放手出去。

楚江走的是先上班再办手续的方法,彻底断了自己的退路,同样也断了中银的念想。斩断了这么多年来自己在中银体系中的所有付出,这才让中银不得不答应放人。

这么激烈的手段,说实话很少能在银行体系里见到。这年月用这种手段的,多数是在单位里实在混的没滋味,想着要下海闯一闯的那些人。像中关村里早前饭都吃不饱的研究员,像各地只发基本工资甚至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工厂里根本没有生产任务的国企工人,或者是去了南方开了眼留过学出过国,不甘心蹉跎一辈子的那些人。

但楚江并不是这些人。

他拥有的是可以预期的美好前途,同样也不会面临生活的匮乏或者无法施展的抱负。在银行系统内,以他的资历和能力还有出身,在同龄人中绝对是金字塔尖的那部分。

吸引他能够用这么激烈的手段,也要调到中铁建投的原因,除了是想做“开国功臣”以外,更是他中铁建投的自由度。

和国有四大行不同,中铁建投是投资银行。也就是说――它只需要对投资者负责。

或者说在中铁建投,楚江可以拥有自己的见解。决定是否将一笔投资或者贷款放给企业,他能够扶持他认为需要扶持的企业,不管它是乡镇小企业,还是渴望重生的大国企,并且对那些根本不值得拯救的企业大声的说“不!”。

如今的国有四大行是个什么状态?楚江自己心里有数,那就是坐在一大堆炸药上面。由于在贷款政策上的不自由,四大行受到各地政府很大的影响。为了挽救无法挽救的国企,放出了太多的死账呆账,再加上已经渐渐露出预兆的三角债问题。一旦爆炸,问题不是四大行自己就能扛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