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撑腰(2 / 3)

帝国重器 周硕 6037 字 2022-01-07

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胡文海的推测,他在经过短时间的思考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巨磁电阻效益的价值和意义。

胡文海看了倪光南一眼,微微点头。

倪光南接着站出来说道:“宋老,如果巨磁电阻效益确实存在,而我国能够据此研发新一代计算机硬盘的话,那么对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此为跳板,说不定我国的计算机产业能够抓住机会,争取进入国际舞台。确立我们自己的标准,通过各种技术交换的手段,让我国计算机行业摆脱受制于人的的局面,至少要打破目前国际上高性能计算机对我国禁运的困境。”

存储设备的小型化和高密度,意味着社会信息存储的成本降低,是推动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技术拼图。当然,当前的中国虽然没有信息化的基础,但国际社会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信息工业和信息化社会的提法,却正在悄然盛行。

信息不再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而是一种能创造价值和能交换的知识。信息与知识会成为影响生产力、竞争力和社会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换言之,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交换中是创造价值的。

一种能够存储大量信息的设备,岂不就相当于一座金库?而巨磁电阻技术,无疑就是这座金库的钥匙。可想而知,这项技术对那些计算机企业将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哦,小胡同志对这个实验有信心?”宋主任振作起来,挺直了后背问道。

“当然,如果没有信心,我也不会来找宋主任帮忙了。”胡文海笑笑,信心十足的点了点头。

“好,让我想想!”

宋主任闭目沉思、沉吟半晌,这才睁开眼睛说道:“中科院的金属材料研究所就在盛京,他们有一个固体原子像研究所,在金属材料微观研究上很不错。既然是薄膜结构的磁和非磁金属材料,这个研究所的水平还是可以信赖的。”

“好,那就是这个研究所了!”胡文海二话不说立刻就点头同意了下来。

宋主任饶有兴致的看向胡文海,笑眯眯的问道:“那么第二项实验呢?胡总之前,不是想要两个实验室的吗?”

“第二项实验嘛,还是材料学方面的。”胡文海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我打算在常温条件下,实现碳的二维晶体。”

“嗯?!”

宋主任呼的一声,直接站了起来。他看着胡文海,皱起眉头下意识的反驳道:“碳的二维晶体?二维晶体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在有限温度下热扰动会破坏其长程有序性,使完美的二维晶体在热力学涨落下跟随涨落和面积呈正比。在带隙节点附近狄拉克费米子一旦发生手征对称破缺,就会获得有效质量从而产生非0带隙,使得力无法束缚住原子……”

胡文海干脆的举起手,点头道:“宋主任您说的这些我也都懂,不过您忘了一件事情。科学是用来解释现实的,而不是现实要符合科学理论。二维碳晶体的存在与否很容易验证,如果证明了我是错的,我很愿意听您好好讲讲这里面的道理。不过现在,我希望能够请宋主任帮我验证一下,看看是不是我在异想天开,这种我称之为石墨烯的新材料是否真的能够存在。”

宋主任居高临下,盯着胡文海看了不短的一段时间。胡文海大大方方的和宋主任对视着,一点心虚的表现都没有。

“宋主任,我想说一句。”

凌啸举起一根手指:“新科科学院电池研究所正在研发一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的各方面性能甚至能够极大的超越第一、第二代水锂电。它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都相较金属锂电池有革命性的进步。不过虽然充电时间也有所提升,但仍然需要相对不短的过程。如果石墨烯材料真的能够实现,配合锂离子电池技术生产的新型二次充电电池,充电速度甚至不会比往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