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美人,来十个大腰子(2 / 3)

护国公 木允锋 6160 字 2020-10-12

盐引是从边镇发出的,就算有油水可捞也是边镇捞,没有中间的朝中衮衮诸公们什么事啊!

然后他们想办法弄成了到户部纳粮支引。

这就好办了,那些皇亲国戚,各部官员,宫里公公,统统抢先下手各凭关系把盐引先占了,再由他们倒卖给商人渔利,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左手接了盐引右手给那些盐商,就能把盐利捞走一多半,甚至后来因为狼多肉少还大量虚开导致盐商在盐场支不到盐,越来越多盐商干不下去。

他们干不下去输边的粮食就少了,边镇就开始饿肚子了。

但这样还是有点粮食的,毕竟只要有盐商经营,就仍旧需要输粮才行,他们后来多数粮食都是在边镇屯田,然后跟户部过个数,这些粮食依然就近送到了驻军手中,虽然在边镇的屯田产粮少,但对于盐商来说这也没什么,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换盐引,他们把屯田的损失从卖盐的利润上找回了。

但最后改成折色法就彻底坏事了。

盐商拿银子换盐引就行了,他们不再需要粮食换盐引了,那么他们在边镇的那些屯田就没有任何用处了,这些屯田本身产量就低,那些盐商也不可能愿意把产业放在关外,于是那些屯田全都废弃,边镇除了当兵的屯田收获外,就只能完全依靠关内运输了。

当兵的就再也吃不饱饭了!

至于现在的纲盐法,那就根本与当兵的无关了,这就是设计了给朝中衮衮诸公们躺着赚钱的,不在纲內的商人无权领引,而在纲內的商人只要后台不倒就可以世世代代垄断盐利,盐场几文钱的盐,出了盐场最低也是几十文的价,最少也是十倍之利啊,这就是躺着赚钱。

到如今不过几十年工夫就都富可敌国。

把这扬州盐商家财搜一搜,恐怕不会比李自成在北京拷掠出来的少。”

黄蜚说道。

他虽然是扬州总兵,但毕竟也是初来乍到,而且此时南方也没陷入兵荒马乱当中,武将虽然势力有些增强,但也还没到压过文官的地步,尤其是扬州这种近畿,仍旧还是维持着过去的秩序,这样他就很难向盐业伸手,所以他看这些盐商的财富也是很愤愤不平。

和这些家伙的穷奢极欲相比,他们这些从北方回来的,那是格外地受刺激。

“这得弄一弄啊!”

杨庆端着酒杯感慨道。

这的确得弄一弄,不弄盐商完全天理不容。

“怎么弄?”

黄蜚立刻来了精神。

“这盐商里有什么鸡蛋上的缝隙吗?”

杨庆说道。

“盐商目前分两派,一派是西北的,这是旧的盐商,过去输粮时候山西和陕西商帮控制盐业,但折色法之后徽州盐商崛起,这时候已经隐然压倒了西北的盐商。不过后者从洪武年间就干这个,在扬州的实力庞大,尤其是还控制着向草原和建奴的贸易,故此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双方之间斗得厉害,去年因为商籍还闹得很大。而郑家就是徽商,他虽然是扬州人,但实际上籍贯徽州歙县长龄,不过兵备道马鸣录是陕西人,他是西商的首领。”

黄蜚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文官说道。

“西商也就是晋商了?”

杨庆问道。

“可以这样说,实际上也包括陕西商人,但主要还是山西的,咱们在渤海上查禁的那些南方海船,都是受这里的西商控制,不过他们的主要商路还是从汉江北上到赊旗店换陆路去山西,然后从山西出雁门关向北经宣化再向北。”

黄蜚说道。

“他们这商道可够远的!”

杨庆说道。

“还不只呢,西北商帮甚至把茶叶都能卖到西域去!”

黄蜚说道。

事实上晋商的足迹远达俄国,当然,这个不在杨庆关心的范围,他需要的是如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