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头牌(1 / 4)

球王之王 蜻蜓小哥 4339 字 2020-10-11

爆裂鼓手——梦想与人性

引言

这部电影看得人很难受,中途不得不快进了几次,但是看完之后又感觉深受震撼,继而又把那几个精彩片段反复看了两三遍。

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完这个电影都跟我最初的感受一样:hat the fuck!这部电影到底特么想讲个什么几吧故事?

但是回想一下这个电影,除了结尾的地方莫名其妙之外,情节起伏跌宕也是那么让人揪心。

如果不是看到字幕出完,我真心不敢相信这个电影完结了。这难道不是一个讲述传奇鼓手成长之路的励志电影么?难道结尾不该有温情的一幕么,主角和父亲、老师、爱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一同接受台下排山倒海的掌声,不是么?为什么老师在最后都想陷害学生,让他无地自容,让他断绝一切对音乐的美好幻想?

为何这个电影会让人又这么多疑问?那就对了,它的目的就是让你思考梦想的意义,这是一部讲述人性的电影。

梦想的起源

我们可以看到主角的练习间里面贴了很多海报,恕我见识浅薄,确实不知到这些海报上是哪位大师。但可以确定,这是主角的偶像,是主角梦想达到或者超越的一个高度。通过剧中主角与家人关系的情节,我们可以得知,主角是一个内向的、寡言的、缺少朋友的这么一个人。我擅自地脑补了一下,有这样一个内向的寡言的,没有玩伴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就像平常一样一个人在家里百无聊赖地按着遥控板,忽然看到那位大师的表演,被震撼、被击穿,原来架子鼓可以这样美妙,原来打架子鼓的人可以如此的受人敬仰。内向的人,从内心深处是渴望被关注的,所以他们容易把别人的议论和眼光放大,显得异常敏感,其自尊心的表现也被放大,受挫便会非常气恼,有个成绩却又自矜自固。

主角最初不过是从架子鼓中寻找自我安慰,你们有朋友、有聚会、有名车、名牌,而我有架子鼓,这个架子鼓是摇滚的是爵士的是牛逼的,时尚时尚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梦想的成长

如果故事中主角没有遇到变态老师,那么主角会变成一个普通的摇滚青年,梦想还来不及成长,便会被琐碎的生活和在普通乐队里的怡然自得所冲淡。大多数人如我们,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泯然众人,默默无闻的走完这一生。

而主角被一个地位崇高的爵士乐大神所发现,从一个普通乐队的替补鼓手,变成一位顶级乐队的替补鼓手。

在一个论资排辈的环境中,大多数人尽管有才华,也会被岁月所磨平;而在一个只论才华和结果的环境中,任何人的努力都有可能被后来人的天分或者幸运血腥碾压,主角的悲剧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因为主角的老师是一个极端变态、刻薄寡恩、肆意践踏学生尊严的这样一个“严苛”教师。

人们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可是为机会做准备总是慢如抽丝,机会的到来又是突兀如山倒。人一生如此短暂,能做到的准备屈指可数,仅有的几个准备要去碰见那个恰好合适却又稍纵即逝的机会确实是需要运气的。有运气通常是所有主角都具备的高贵品质,于是主角非常幸运地在小个便的时间把核心鼓手的乐谱给丢了,而核心鼓手恰好不会背这个谱子。因为昨天主角第一次在变态老师面前打鼓被骂的狗血淋头,回家愤懑不已时恰好疯狂地练习了这首曲子,记忆比刚从鸡脖子里喷出来的鸡血还新鲜。于是主角完美演绎了曲子,得到了天才音乐家变态老师肯定的眼神。第二天的练习中,变态老师又把主角默认为了核心鼓手,而本来的核心鼓手尼玛还没摸到棍子就被讽刺得想找个洞把脑袋埋进去。主角就凭着这点运气,把前核心鼓手压得内出血而不得吭声。

这个时候的主角感觉自己距离自己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了,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