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杨家状况(2 / 3)

一梦天下 浩宇孤萤 5906 字 2019-11-16

学正点点头,身子慵懒的靠在椅背上,半闭双眼,半晌不语。

柳双离挺身坐在下首,半垂着眼眸,映着昏暗不明的烛光,紧闭唇舌。

良久才见殷学正挥挥手:“好了,你下去吧,随后许行会给你一些资料,你先背熟了。”

“是!”柳双离起身行了一礼,躬身退下。

许行拿来的资料,印合了殷学正此行的话,全是江南各省市县官员的档案,罗列得非常细致,不但有官员本族自家的全部背景资料,还连他们母家妻族的全部背景都着有详细说明。简直就是江南贵族文士大全。

柳双离不笨,到这时她也明白了。

如果殷学正开始看中她,只是因为一时的兴趣使然,那么后来看中的,就不再是她之前以为的,杨宜宁与礼部侍郎陈家的那点子亲事,而是杨家本身及杨宜宁二姐的夫家了。

细细番看过江南各层世家大族后,柳双离很快发现,韩府给她弄来的这个杨家背景,与江南其他世家大族相比很不一般。

南京杨家不是江南一带最常见的诗书世家,杨家很俗,是商事起的家,但又不同于江南一带随处可见的丝布绸缎商家。

南京杨家发家于造船业。

但到杨宜宁父亲这一辈,杨家人会独立造船技艺的人已少之又少,仅仅在苏州、湖州和越州还有几个家族独立的造船厂。

虽是如此,可杨家历经几代植根于造船业,虽杨家本家人多已不工于造船技艺,但在民间造船业上,杨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让人不可小视。

而杨家二姐的夫家,苏州蒋家,却是真正的诗书世家。现如今,二姐夫蒋征所任的杨州同知,掌的正是杨州最具营生的盐粮、江防及河工水利。

再联想一年前游历长江沿岸时,听闻太多的官船屡屡无由倾覆一事,柳双离不难想到,龙行卫此次在江南大动干戈查办的大案,可能就是这官船倾覆一案。

如此,以她现在背负的杨家背景,真的太有用于案子了,难怪她才被拉入龙行卫几天,头头殷学正就要私下审问,再明说暗点的,要她明晓这些利害关系。

可下来几天,细看下去,随着对江南世家大族的深入了解,放下官船倾覆一事,柳双离又有了新的疑惑。

按说杨宜宁在父亲逝后,其父名下的家产被亲戚所侵,她落得无家可归的下场。可依文档上所书,杨宜宁早逝的母亲所留下的嫁妆,可是几百亩的良田地契。她是她父亲这一房的独女,真正的独女,不说同母兄弟姐妹,连庶出的兄弟姐妹都无,就算父亲的家产被夺完,难道杨家人还能连她母亲的嫁妆都能夺去。这于法于礼于世俗上都是说不通的啊,杨家人怎可能办得到?

所以她杨宜宁再是在杨家无家可归,只要有母亲留下的这些良田地契,就算她再无头脑,再无经商本领,再是孤苦无依,这日子怎么也不会过到,要沦落到去给别人做下等丫鬟的份上吧。

柳双离想不明白。

难道杨宜宁母亲的嫁妆,并不在她手中。

那这些嫁妆又会去了哪里,如今被何人以何理由拿着?

这事,也不知是凌风无意,还是韩府人故意的,总之没跟柳双离提过一丁半点。

突惊知还有这茬事之后的柳双离,只能在许行和殷学正的探问中,以不想动用亡母之物为由敷衍了过去。

而直到这时,柳双离在看过了许行送来的江南世家大族文档资料后才知晓,杨宜宁的母亲姓孙,与当今圣上的生母不但同姓,还是同族。

只不过她们一个出自本宗嫡支嫡女,一个出自早已分家单过的庶支嫡女。

但此时柳双离还不知道,杨宜宁的生母和秦思扬的生母不但同族,还是自小就相熟,且小时候秦思扬还见过真正的杨宜宁十二小姐。

她也不知,陈府现今的当家夫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