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廓尔喀雇佣招募中心!(1 / 2)

尼泊尔的天空格外的蓝,蓝得心灵纯净,不愧曾经是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的西方净土。

华夏大多数人只知道唐僧西天取经,不知道当年释迦摩尼的弟子们更是背负佛经,从这里跨过喜马拉雅山,越过青藏高原,进入华夏进行佛法传播,才有了后来唐玄奘不辞劳苦,远涉万里感天动地的取经故事。

是他们先涉万水千山把佛教传过来的。

到达尼泊尔,李均就找了当地的向导。

向导的名字特别的长,叫做奥拉蒂.夏尔马.古隆巴哈图……

众人听得绕口。

身旁的朱平直接呵斥这个尼泊尔人。

“你这混蛋,逗我们玩呢。”

尼泊尔向导苦瓜着脸,我没逗呢,我的名字真是那么长。

尼泊尔人的姓名比较长,通常分为多个部分,如姓氏,这都有讲究,因为要反映种姓,职业和民族,再是名字表现本人的喜好,意愿,理想和信仰,而且尼泊尔是一个信奉印度教为主的国家,许多人还喜欢把印度教神邸的名字作为自己姓名的一部分,完全不同于华夏的取名制度。

李均理解这样异域风情的起名,不过华夏人还是喜欢短暂一点的名字,比如就不太喜欢西方人那么长的名字。

“我们就叫你哈图好了。”

……

来尼泊尔廓尔喀征兵,李均认为应当是一个流程比较复杂的事情,但是,一到当地,发现,这里开通了雇佣兵招募的通道。

这里是许多地方雇佣军的兵员地,这里的廓尔喀雇佣军人非常值得信任。

这里的男人以雇佣军为荣,以其收入改善家庭。

这里建立了专门的招募中心。

所以,这向导的费用估计给瞎了,对方是直接一路将他们带到了雇佣军招募中心。

尼泊尔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人均低得可怜,但是廓尔喀雇佣兵却是有着极其高薪,除了丰厚的薪水外,廓尔喀雇佣军每两年有一次探亲机会,每次雇佣兵回去,他们在当地都是受到王子般的尊敬,是最受欢迎的求亲对象。

路上他们遇到回乡探亲服役的本地雇佣军人,对方穿着雇佣军服装,旁边围绕着几个“丈母娘”,抢着将自己的女儿介绍。

向导的翻译,让李均和众人感叹,这里果真是有着雇佣兵基因的地方,丈母娘都是挑着雇佣军,那里不让这里的年轻人前往搏杀。

一个廓尔喀雇佣兵招募中心,李均看到有其他公司在招募站招聘雇佣军。

一些廓尔喀人在议论着这个价格,他们到底是不是要去?

雇佣兵公司在招募他们。他们也在选择公司,因为身边的亲戚朋友家谁所在的雇佣军年薪更高的,也是最有面子的。

年薪高,代表他也更勇敢,他更强。

选择年薪低了,一些年轻实力强的廓尔喀人认为那是耻辱。

在招募中心,李均感觉这廓尔喀人似乎身材普遍不高。

廓尔喀是一个山地民族,整个尼泊尔80的区域也是山区,他们身高虽然不高,但是体魄健硕,吃苦耐劳,英勇善战,他们自幼在坎坷的山路上行走,练就了一双“铁脚板“。他们性格强悍,身体健壮,特别善于山地战和近战。

他们特别喜欢佩戴“戈戈里弯刀“,据说这种弯刀一经拔出就必须见血,这也成为廓尔喀雇佣兵的标志性装备。

所以看到不少人佩带着弯刀。

雇佣公司在挑选廓尔喀人,廓尔喀人也在选择合适的雇佣公司,一些觉得自己实力够强,但是价位低了的廓尔喀人直接离去。

向导跟自己介绍廓尔喀人雇佣军人喜欢戈戈里弯刀,他还特意从廓尔喀人那里借来了刀。

其将刀从刀鞘中抽出,廓尔喀弯刀造型与众不同,全长5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