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何黑一部电影(第四更)(2 / 2)

我就是大牌 老徐牧羊 2109 字 2020-09-01

《2001太空漫游》:太蠢了,居然把人类进化归于一块黑石板,而且重力只有地球1/6的月球上走路居然跟地球上一样,导演怎么能这么糊弄观众呢?

这点很重要,黑一部电影的同时列举了其他几个科幻作品,并说这些作品都不入他的眼。

这样说有两个好处,第一向大家表明了他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些作品都不入他的眼,第二衬托出《流浪地球》其实是相当差,捧《流浪地球》的都是一帮没见过世面的人。

第二步:黑人物;

凡是电影一般就有人物,凡是人物就有可黑之处。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人物动机,只要导演没有交代这个角色某一行动的原因,你就可以说这个人物的动机没有交代清楚;

比方说《等待戈多》,为啥要等待戈多,没有动机,差评!

梁祝为什么最后化为蝴蝶,没有动机,差评;

人物功能,角色功能是指作品中角色对内容贡献的分工不同,如果有角色之间功能重复或是单调,就可以黑它为烂片了。

这点太容易黑了!

《流浪地球》中爷爷只是个开车的,救援队只是一群劳而无功跟很多人做着同样事的可怜人,根本没必要着重笔墨去拍他们!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妖怪居然大多是想要吃唐僧肉的,太没追求了;

猪八戒和沙悟净都是一般情况下打不过妖怪的徒弟,他俩的功能重复了;

人物个性:电影就应该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扎向他们内心复杂的纠结。

没有纠结,那还叫人吗?

这个人物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样子,啧啧,太面具化了;

那个人物居然出现了不一样的一面,那肯定是性格前后割裂,太让人难以接受…

还有最重要的:人物表演;

当然,大部分影评人并不懂演技,那就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最有效果。

如“吴景在空间站与俄罗斯同行的一段对话,感觉是两个初学表演的学生在尬戏。”

还有一点,是最近才流行的:价值观讨论!

《流浪地球》里面就是进入地下城是要抽签的。

那些没抽中的人怎么办?

电影对此根本不置一词,完全不打算讨论。因为在剧组的心目中,牺牲一部分人,这不值得讨论,对吧?

你说价值观和作品本身质量无关?你去读完文学史再来跟我讨论吧,连文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文学,本身就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审美。